金属粘结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
1.粘合剂类型:选择合适的粘合剂对于保证粘结效果至关重要。市面上存在多种类型的金属粘合剂,包括快固型和慢干型。快固型金属粘合剂适用于需要快速粘接的场景,而慢干型金属粘合剂则适用于对粘接强度有更高要求的应用
2.金属材质:不同的金属材质对粘合剂的适应性不同。例如,某些粘合剂可能更适合于粘接铁、铝、不锈钢或锌合金等特定金属。
3.表面处理:金属表面的状态对粘结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在粘结前,通常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清洁和预处理,以去除油脂、灰尘和其他污染物,并增加表面的粗糙度,从而提高粘结剂的附着力。
4.粘结工艺:正确的粘结工艺是实现良好粘结效果的关键。这包括控制涂胶量、确保适当的固化条件(如温度和时间)以及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综上所述,金属的粘结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获得最佳的粘结效果,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选择最适合特定应用需求的粘合剂和工艺。
本文简述了利用离心粘结力测试仪LUMiFrac,对同一金属基材铜和其他不同基材之间使用不同胶粘剂的粘结效果评价。
1. LUMiFrac测试原理
LUMiFrac® 的测试组件示意图如图(1),测试组件是由几部分组成—待测样品/基材(substrate),基材表面有时附以涂层(coating),测试基座(test stamp),待测样品与测试基座之间的胶粘剂(adhesives),测试基座外面搭配的套筒(sleeve)。当待测样品的表面与测试基座用合适的胶粘剂粘结起来以后,经过一定时间和温度的固化,再将整个测试组件放置于配套的检测模块(module)中。最后将测试模块放进LUMiFrac® 的样品槽位即可。
LUMiFrac®采用的技术称为CAT技术,如图(1)所示—在测试过程中,随着离心转速的逐渐增加,垂直的径向离心力FC 逐渐升高,因此也逐渐增加了样品系统的负荷。当超过临界强度时,接头断裂,测试基座(test stamp)在其套筒(sleeve)内移位。在断裂的这一时刻,相应位置的信号会自动和即时地从配套的检测模块(module)中发出。通过这个信号,转速和断裂的时间,断裂时候的力和强度会被自动记录。
SEPView7®软件通过公式自动计算离心力/拉力。通过将力与几何结合面积A相关联,进而计算出相应的强度σ。
2. 材料准备
胶粘剂:CY_1: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PU_2: 聚氨酯胶水,EP_3: 双组分环氧树脂胶水。
被粘材料:Cu-Al,Cu-Cu,Cu-V2A(一种不锈钢),Cu-PVC
3. 粘结效果评价
如下图所示环氧树脂胶粘剂对铜和3组金属基材的粘结展示出了最高的粘结强度,由于热固化,环氧树脂胶粘剂无法完成铜与PVC的粘合。氰基丙烯酸酯和聚氨酯胶粘剂的粘结强度排名取决于金属与不同材料间的组合。
转载自公众号:LUM仪器
上海人和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4008-200-117
网址:www.renhe.net
详细资料欢迎联系:
吴经理:13918294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