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ICO 乐思科 分散均质分析测试仪(核磁法) LS-1
产品介绍:
作为新一代的颗粒测试与颗粒界面表征仪器,采用了时域核磁共振技术(TD-NMR),通过测量悬浮液的核磁共振弛豫时间或弛豫谱,可研究颗粒在悬浮液中的分散性、稳定性,还可用来计算颗粒的湿比表面积大小。配有专业的测试软件,测试方便快捷,软件操作人性化,确保高效的测试效率。
产品功能:
- 悬浮液体系颗粒湿比表面积
- 悬浮液的核磁共振弛豫时间
- 粒子分散性、稳定性评估
- 颗粒与溶剂之间亲和性评价
- 粉体质量控制、分散工艺研究
性能特点:
- 测试迅速,3min完成
- 样品无需预处理和稀释,方便快捷
- 精确控温,测试结果稳定可靠
- 适用性广,任何大小、任何形状的颗粒、及高浓度和高粘度样品均适用
应用案例:
1、测试样品:三种使用不同分散剂的陶瓷浆料,编号为#211,#212,#213。
2、测试目的:测量和比较三种陶瓷浆料的分散性好坏
3、测试原理:
颗粒分散液中的溶剂分为两种状态,一种吸附在颗粒表面,运动性较差,弛豫时间T2s短;另一种远离颗粒表面,呈自由态,运动性较好,弛豫时间T2b长。当颗粒界面与溶剂的亲和力越强,结合越紧密时,颗粒表面吸附的溶剂分子就越多,因此仪器检测到的整体弛豫时间就越短,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其中,Ps表示颗粒吸附的溶剂比例(固液界面亲和性越好时,被吸附的溶剂比例就越高),T2s表示吸附溶剂的弛豫时间,T2b表示自由溶剂(或纯溶剂)的弛豫时间,T2是仪器测到的分散液的整体弛豫时间。
对于理想状态的颗粒分散液,只有单一的弛豫时间T2,弛豫谱也表现为单一的谱峰。但是对于实际的颗粒分散液,由于颗粒的分散并不均匀,甚至颗粒还存在内部孔隙结构等,因此颗粒分散液的弛豫行为一般都表现为多峰结构的T2谱分布。
4、测试步骤:
4.1 将样品放置在干式恒温器中恒温约半小时,然后再将样品直接放入试管中,插入到仪器样品腔中进行测量;
4.2 采用仪器的默认参数,依次测量三个样品的弛豫谱,将T2谱绘制在同一张图上,如下所示(横坐标为弛豫时间,纵坐标为信号幅度):
5、测试结论:
5.1 从T2谱看,上述样品中至少存在三个谱峰,其中右侧幅度最大的称为主峰,主峰是颗粒外表面溶剂和悬浮液自由溶剂一起产生的信号;左侧幅度较小的称为侧峰,侧峰表示有少部分颗粒包裹的溶剂产生的信号,这部分溶剂中束缚溶剂的比例较高,因此弛豫时间更短。
5.2 将各样品的T2弛豫谱总结如下表:主峰的弛豫时间越小,说明颗粒吸附的溶剂越多,固液之间的亲和性越好,颗粒的分散性越好。
5.3 结论 从主峰位置看,#213样品的弛豫时间最短;从主峰的形状看,#213样品的主峰更接近单峰,而#212和#211样品的主峰还有双峰的结构。综上所述,#213样品的分散性最好,#212其次,#211样品的分散性最差。
上海人和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4008-200-117
网址:www.renhe.net
详细资料欢迎联系:
吴经理:13918294437